精彩小说尽在品人阅读笔记网!手机版

品人阅读笔记 > 首页 > 女生频道 > 言情

>

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朱由检李自成热门小说

朱由检李自成 著

言情连载

”此时,刚进占京师的李自成表情冷漠地问着已被他重新任命为谨身殿大学士兼管户部的...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朱由检李自成小说结局最新章节由品人阅读网网友搜集并发布,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朱由检李自成小说结局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品人阅读网你能找到更多好看的小说,包括全本的和正在连载中的

状态:连载  作者:朱由检李自成  13.78 千字更新时间:2025-01-01 21:05:34

在线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你是说太仓没有库银?”此时,刚进占京师的李自成表情冷漠地问着已被他重新任命为谨身殿大学士兼管户部的范景文。范景文如实回道:“是的,大顺王。”“国库和内库呢?”...

穿到明朝后,我举全国之力搞基建朱由检李自成热门小说
“你是说太仓没有库银?”

此时,刚进占京师的李自成表情冷漠地问着已被他重新任命为谨身殿大学士兼管户部的范景文。

范景文如实回道:“是的,大顺王。”

“国库和内库呢?”

李自成又问了一句。

范景文回道:“国库只有不到五万石漕粮,本是留给不肯离京的军民吃的,内库存银只有一万两,也是只给不能离开京城的老太妃老太监老宫女们用的。”

李自成一掌重重地拍在了龙椅上:“他朱由检是把这些存粮存银都带走了吗?!还是他这个皇帝比本王还穷!”

范景文忙跪下回道:“大顺王息怒,前明皇帝确实带走了些许金银和粮草,但大部分都不是国库、内库以及太仓的,大部分都是抄没京中权贵豪绅所得的,大王若不信,这是户部的账簿,大王可以明鉴,大明自崇祯朝以来,财政便日益入不敷出,国困民乏,不然大王您也不会举义啊!”

李自成颇为不解地继续问道:“不是加了三饷吗,你们这些贪官污吏让你们皇帝加征的银子都去哪儿了?”

“大王自己看看账簿就知道了,每年光是养辽西将门出身的那些关宁铁骑至少都要七百万两军饷,还有各地旱灾瘟疫,以及与大王等作战时用银,加征了三饷也是不够用的。”

范景文回了一句。

李自成看了一会儿账簿,则冷笑了起来:“依本王看,还有很多是被你们这些贪官污吏贪掉的吧,别以为本王不知道,大凡下拨的军饷赈济款还没出京就要被你们这些官员层层剥削掉一半!”

范景文慌忙跪了下来:“大王如要如此说,臣无话可说!臣只能保证自己清廉,岂能管得着别人!”

“大王,如今几十万人马汇聚京城还等着您发赏银呢,毕竟大家跟着您打下了京城,如今您要做这天下的皇帝,不能不让他们看见支持您当皇帝的好处啊,如今没有钱粮赏他们可不行,偏偏京城中的权贵豪绅基本皆已被崇祯抄没,我们这可如何是好,要不继续当流贼,带着大伙去江南抢,总之,不能让大伙在这里饿肚子啊。”

刘宗敏这时候对李自成说了一句。

牛金星则忙劝阻起来:“不可,大王,如今您已占据了京师,正说明天命已归您,不在此时登基昭告天下,就会让他人趁机夺占了京师,成了帝王,岂能再回去当流贼,再说眼下兄弟们都跟着你入了京师,都想着加官进爵,此时再离开京城,会军心离散啊!请大王早日登基称帝,以好安抚天下人心,并派兵马去各处打粮即可。”

“牛爱卿说的有理,既然京城中的权贵豪绅皆已被朱由检这狗皇帝抄没,那本王便去抄没京城外以及真定、保定府一带的豪绅,权将军刘宗敏,你立即去这些地方打粮,征富户之粮以济军粮!”

李自成吩咐了一句。

刘宗敏站了出来,拱手回道:“是!”

这时候,宋献策走了来:“禀报大王,南方崇祯朱由检已回信拒绝归附我大顺,甚至劝大王您归顺大明,言建奴即将入关,首攻者必是京师,若大王还记得自己是汉家儿郎,就当放下称帝野心,归附大明,与他联合,共抗建奴!若您肯归附大明,愿封您为王,并恢复漕运,每年以两百万石漕粮相济。”

李自成在没有进入京城前倒是愿意归附大明只得一个王爵永镇陕西,但现在他亲眼见识了这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后,早已野心膨胀,自信心爆棚,因而也就在看了宋献策递来的书信文书后,大怒了起来:“他朱由检这是瞧不起本王!在他眼里,本王还算不上是他最大的敌人,他娘的,在他眼里,估计还把本王当流贼耳!”

“大王息怒!以臣看,崇祯所言不无道理,虽我大顺在关内也是与朝廷为敌,但臣近来仔细分析过建奴,臣发现建奴自皇太极称帝以来便有夺我汉家江山的野心,因为臣发现建奴每次入关劫掠明廷都是在我等刚被明廷剿灭得差不多时,使得明廷毫无喘息机会;

从而使得明廷不得不因此继续加征赋税,而造成更多的百姓造反;

而建奴却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入关劫掠与蚕食明廷关外土地而步步壮大,如今已带甲数十万,朝鲜、蒙古皆服其统治;

故臣也认为,建奴必为我大顺将来之劲敌,更是我华夏之劲敌!

为避免再出现汉家儿郎再为胡人奴,臣请大王三思!

大王可以考虑和南明联合起来,何况我们现在与其说是占据京师不如说是困于京师,没有钱粮,而南方还在明廷手里,也无漕运可通。”

李岩这时候劝谏了起来。

“李岩,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崇祯怕建奴,是他娘的没胆,我大顺未必就怕他建奴!胡虏而已,一群蛮夷,有什么怕的,是刀砍不死还是枪刺不穿?我看你分明还念着他朱家,我劝你别忘了,你是我大顺的臣子!不是他崇祯的臣子!”

权将军刘宗敏说了起来。

而这时候,牛金星也附和了起来:“大王,臣也认为崇祯是在危言耸听,是借机以建奴之患为由来企图阻止我大顺吞并他南方半壁江山,并想苟安于南方,做陈后主之流,与我大顺划江而治,故臣认为,大王当即刻称帝,号令天下,威告四海,并举大兵一统南北,建我大顺万世之基业!至于建奴根本不会入关,因为山海关还有吴三桂,我们只需招降吴三桂即可锁住建奴入关的机会!”

牛金星说着就拜在了李自成面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跟着李自成入北京的大顺政权主要文武官员也都跟着高喊起了“万岁!”

毕竟,这些人都想让李自成称帝,然后自己也跟着继续升官得封赏。

“报!前方战报,吴三桂已降建奴,且以代天子剿贼为由借清兵十万朝京师而来,意在替明廷收复旧都!”

“报!南方来信,大明崇祯皇帝言吴三桂抗旨降清,背离家国,枉为汉人,故告知天下,为儆效尤,已杀吴三桂全家,并铸吴三桂白铁跪像于淮安城外!且言悬赏杀吴三桂者,赏银十万两!”

李自成和大顺政权的官员听后都大为惊讶。

“到底是让朱由检说中了,建奴真的来了!”

李自成片刻后才回过神来。

而牛金星此时脸上则颇为尴尬,他倒没想到建奴真的入关了,这等于直接打了他的脸。

朱由检说着就看向周遇吉和张凤翔,说了起来:

“所以,接下来,兵政方面的事得继续抓紧,建奴现在已经有满、蒙、汉八旗,总兵力估计不下三十万,如今又加上吴三桂的关宁兵,实力再度加强,而即便是大明内部,诸军镇的兵力也不少,湖广的左良玉,朕听说他有百万兵,估计百万不可能,但五六十万还是有的,所以我们还得加紧募兵,练兵,但不能过于求多,要在求精的基础上增加数量。”

周遇吉点了点头:“请陛下放心,臣—定抓紧练兵!”

接着,朱由检又看向张凤翔:“军民思想工作也得跟进,朕的近卫军不能同于军镇们的私人家丁,也不能同于建奴流贼的强盗军,朕的近卫军得知道自己为国家而战为国家而牺牲!—句话,朕的近卫军不是纯粹的武夫,而是士,捍卫我大明的国士!”

“臣明白!”

张凤翔点了点头。

然后,朱由检看向吴孟明:“说说李自成和建奴的情况。”

吴孟明便开始回答起来:“李自成已经正式登基称帝,拒绝了陛下的招抚。”

负责工程营造和募民工作以及后勤调配的李国祯笑了起来:“这个时候还想着当皇帝。”

朱由检则道:“他的大顺主力还未尽失,大部分还集中陕西黄河—带,尽管流贼现在还未想与我们联合,但现在我们自己得明确—点,建奴现在已经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而现在流贼也是建奴的敌人,所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先实现驱除鞑虏的目的,我们必须化干戈为玉帛,继续向流贼表达善意。”

朱由检说着就看向蒋德璟:“蒋卿继续替朕给李自成写几封诚恳的信,让吴孟明通过锦衣卫递到李自成手里。”

蒋德璟回道:“臣明白!”

……

这边。

李自成已自三月份入北京城后,已在四月底被联合建奴的吴三桂打得大败。

所以,李自成不得已逃回了北京城。

但因为李自成之前在三月份的—个月内,对京畿附近对当地豪强乡绅—番严酷拷掠,虽然最终捞得总价值三千多万两白银的财产,但却也因此惹怒了士绅集团,使得当吴三桂打着借大清兵来到京城并不是为了夺大明江山而是剿灭流贼时而导致士绅集团即地主官僚集团纷纷成为吴三桂与建奴的带路党。

而李自成也因此短短时间内连丢数座京畿城池,甚至李自成的农民军小股部队还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击。

所以,李自成在京城没有死守的基础。

而李自成自己也清楚,也就在这—天商议起离开京城并接下来去哪里的事来。

我从哪里来,该往哪里去?

这是李自成这几天在牛金星建议下草草登基称帝后—直在思考的问题。

而这—天,李自成还问着自己的文武官员:“你们认为我大顺军接下来该去往何处?”

丞相牛金星站了出来:“陛下,臣认为,大顺军该撤回陕西,以潼关为关卡,割据陕西而自立,再找机会与建奴血战!我大顺军在陕西还有二十万大军,不愁不能抵住建奴。”

李岩先站了出来:“陛下,臣认为不可!”

“首先,陛下与臣等皆是秦人,当知道陕西—带连年灾荒,民众尚且食不果腹,怎么能养我数十万大军?”

“其次,陛下对士绅过于残暴,如今陕西—带,士绅皆对我们视之为仇寇,因而我们无割据陕西之民心根本。”

否则,臣也只能饿死在这淮安城了,且还无葬身之地!

另,臣逃离怀庆时,未带一妃,至今孤身一人,所以需娶一妃,但臣的婚事按制得由陛下圣裁,故臣请陛下准臣续娶杜首昌之女杜虹隐为侧妃,以使臣不至于老而无伴,请陛下恩准!”

朱由菘说着就哭了起来。

“武家墩的田,朕不会赐给你,那是朕建立近卫军的根基!你若再执意要,朕只能杀你!”

朱由检直接回了一句。

他当然不会把武家墩垦荒的田给朱由菘,毕竟武家墩的农户皆是他近卫军的亲眷,他现在能够掌控自己的近卫军,靠的就是搞了土地改革,把垦荒的田地赐给了这些近卫军。

而近卫军们为了保护自己家新得的田地才不得不效忠自己。

如果,他把这些田地给了福王,近卫军即便不造反,也会对自己这个皇帝感到失望,且丧失为了让家人活下去而替皇上卖命的原始动力。

所以,朱由检不会答应。

朱由菘只得继续讨要:“陛下,可否把抄没的缙绅田产赐给臣,如叶、窦两家,他们在淮扬皆有数十万亩良田,臣不敢多要,就二十万亩良田。”

“不准!这些皆是朕将来要建立屯堡的军田!”

朱由检当场拒绝。

朱由菘内心不满起来,但也不好说什么,只回了一句:“是!”

“至于钱粮,朕也不会白白赐给你,因为朕的钱粮都是民脂民膏,不能因为你是朕的皇兄,你就可以白白享受这些,但朕也不会不管你的死活,从现在起,我大明的祖制得改一改,为振兴大明,宗室子弟也得做事。”

朱由检继续说道。

而朱由菘有些好奇地问了起来:“不知陛下要让臣做什么事?”

“研究!”

朱由检回了一句。

“研究?”

朱由菘感到很疑惑起来。

“朕决定成立一所大明科学院,所谓科学,即天下至理之学,而科学院就是研究科学的地方,朕现在任命你担任大明科学院第一任祭酒,官从四品,负责招揽天下奇才于科学院为朝廷做事;

现在朕要你首先要做的主要有两件事:

一件事是成立农业研究所,推广番薯与马铃薯的种植;

一件事是建立工业研究所,研究相关工艺如织造、玻璃制造等工艺的提高;

朕会给你从四品的俸禄,并如果你在任期间给朕搞出新东西来,朕会给你赏银。”

朱由检说道。

朱由菘只得回道:“是!臣遵旨!”

“至于你刚才说要娶杜首昌之女杜虹隐,朕且问你,女方可愿意嫁给你?如果愿意,朕倒是可以成全你们。”

朱由检问了起来,又道:“别想欺瞒朕!否则朕必治你欺君之罪!”

朱由检记得历史上朱由菘的确有想娶杜首昌之女杜虹隐。

甚至还和其父亲订立了婚约。

但朱由菘登基为监国而召选杜虹隐为妃时,杜虹隐却通过装疯的方式拒绝了朱由菘的召选。

因而,朱由检自然也由此知道杜虹隐肯定是没看上朱由菘。

虽然他是皇帝,可以决定谁嫁给谁,谁娶谁,但他还是一个现代人,自然不会任意断送一个闺阁女子的终生幸福。

“是臣一厢情愿,但陛下您要是下一道圣旨,她肯定不会不答应的。”

朱由菘有些沮丧地回了一句,但旋即又说了起来。

“强扭的瓜不甜!你真的想看见她天天在你面前以泪洗面?”

章节在线阅读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