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品人阅读笔记网!手机版

品人阅读笔记 > 首页 > 女生频道 > 言情

>

重回九零,我捡破烂买下了半条街+全文阅读

赵元希赵梨珺 著

言情连载

赵梨珺、赵元齐、古淑雅,你们三个来我办公室一趟!”林真抱着课本,满脸严肃的扔下话,径...重回九零,我捡破烂买下了半条街无删减+无广告最新章节由品人阅读网网友搜集并发布,重回九零,我捡破烂买下了半条街无删减+无广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品人阅读网你能找到更多好看的小说,包括全本的和正在连载中的.如果

状态:连载  作者:赵元希赵梨珺  18.06 千字更新时间:2024-12-12 11:20:47

在线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其他同学下课!赵梨珺、赵元齐、古淑雅,你们三个来我办公室一趟!”林真抱着课本,满脸严肃的扔下话,径直走出了教室。2分钟后,林真看着眼前这三个乖巧站做一排的学生...

重回九零,我捡破烂买下了半条街+全文阅读
“其他同学下课!赵梨珺、赵元齐、古淑雅,你们三个来我办公室一趟!”

林真抱着课本,满脸严肃的扔下话,径直走出了教室。

2分钟后,

林真看着眼前这三个乖巧站做一排的学生,头痛的捏了捏太阳穴。

单论成绩来讲,这三个孩子,哪个都不差。

好好培养,没准真能出个大学生来?

可,唉~

不管她多么的无奈与烦躁,该催的学费还是得催。

否则,就该轮到领导请她喝茶了。

“全班……就剩下你们三个的学费没有交了,”

果然……和上辈子一模一样的对话再次重现了。

上辈子,也是在这次对话后的不久,林老师就将欠费学生的名单提交了上去。

而她的名字,因为喝农药洗胃以及后期疗养花销的缘故,赫然在列。

站在全校师生面前被通报批评的那一刻,强烈的羞耻和难堪致使她根本不敢抬头看底下。

私心觉得好像只要这样就可以逃避现实了,可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却依旧犹如实质般打在了她的身上,将她钉在耻辱台上无法动弹。

也是从这一天以后,她变得愈发敏感、自卑……

“上周放假前,我让你们回去催催你们的父母,怎么说?”

似乎觉得自己的语气过于生硬了,林真缓了口气:“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你们必须在这两周之内把学费给交上来……否则,老师也不好跟上面交代……”

赵元齐小心的觑了眼身侧的赵梨珺,想开口回答,却被赵梨珺抢先一步答道:“林老师,我们会交的……我们……一定会把学费给补齐的!”

留着一头短发的古淑雅不耐烦的皱了皱眉:“知道了!”

见此,林真叹了口气,摆摆手:“出去吧。”

……

“赵梨珺,老师喊你去办公室干嘛?你的学费还没交吗?”

赵梨珺屁股都没坐稳,就听到同桌高语彤声音嘹亮的问话。

她的大嗓门,瞬间引得全班同学齐刷刷的向她投来了异样的目光,好奇、同情、不解……

不等她回话,高语彤语带羡慕的继续说道:“交不了学费是不是就可以不用上学了?要是我也没交学费就好了……”

好在现在的赵梨珺早已不是上辈子那个敏感又自卑的小梨子了,自然也不会再像上辈子那样,像被踩了尾巴的小动物般反应强烈。

她认真的打量了眼高语彤,居然真的在她的眼底看到了快似溢出来的羡慕,不由得好奇道:“你不想上学吗?”

“上学有什么好的?我一听到老师说话就想睡觉,实在是太无聊了……”

“再说了,上学不就是为了挣钱吗?我家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而且,你的成绩那么好,也没什么用啊,隔壁班那个天天倒数的小红,去了广省打工,听说一个月都能挣个一两百块钱……”

唰唰,两把无形的刀往赵梨珺胸口扎来。

现在的小孩说话都这么直接的吗?

但她观察了下,发现高语彤眼里没有任何的戏谑跟嘲讽,可见她说的就是心里真实所想。

赵梨珺沉默了下,认真的说道:“上学,也许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它可以让我拥有选择的机会。

现在无法选择,是因为我站得还不够高,走得还不够远,看得还不够多。

我想上大学,呼吸自由的空气。

我想不被命运推着走,我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闹哄哄的教室在一瞬间安静了下来,不知是谁轻笑了下,紧跟着的便是一阵哄然大笑。

埋头假寐的古淑雅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眯着眼睛看向赵梨珺,嗤笑了一声,将头扭向另一侧。

可赵梨珺的话就像掉进了热油中的糯米,在她心里瞬间爆开了花。

“笑nmb啊笑!就你会笑是吧?”

烦躁不已的古淑雅随手抓起一本书往还在大笑的同学身上扔去。

被砸中的同学见是班里打架出了名的假小子砸他,丝毫不敢有任何不满。

其他人见班霸古淑雅发了火,也不敢再笑了。

赵梨珺没有理会这些人,拿出下节课要上的课本,翻开书开始预习。

突然,她的胳膊被戳了下,高语彤小心翼翼的将脑袋凑了过来。

星星眼道:“赵梨珺,你刚刚说那些话的样子,真帅……

就好像,你在发光!

我决定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高语彤的好朋友了!”

莫名其妙多了个好朋友的赵梨珺只觉得自己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了。

……

“哎呦!差点又把我给绊倒了!这收破烂的怎么还不来?”

烧烤店的老板娘不住的催促丈夫:“咱院里的破烂堆得都快没地儿走路了,你啥时候有时间给运去回收站卖了?”

“每天忙到大半夜,觉都不够睡的,我哪儿有这个时间弄那点破烂东西啊?

再说了,送破烂能花得了多少时间?

你不得给它整理干净了,回收站能要?

这么多破烂,得整理到什么时候去啊!

有这个空闲时间,我多卖几串烧烤不好吗?”丈夫打了个哈欠,吐槽道。

老板娘看着院里散落得到处都是的破烂:“现在知道难得收拾了,那我平时喊你不要乱扔的时候你怎么不听呢?”

“差不多得了,几个破烂能值几块钱?

待会我忙完了,再把它往里面放放,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唉,回收站的人几个月没来了,应该快来了吧……”

闻言,放学路过此处的赵梨珺猛地停下了脚步。

继卖盒饭计划夭折之后,她知道做什么可以既不耽误上学还能挣钱了——收废品!

昨天中午卖完盒饭到了家,姐弟几人一碰头,全都愁眉苦脸的。

显然,不止赵元鑫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其他人也全都想到了——要上学的她们,根本没有时间再去工地门口卖饭了!

看着桌上新鲜出炉的125块钱,赵家姐弟如鲠在喉。

赵元鑫抹了把脸:“要不……我们明天再起早点,把菜弄好了,先去上学,中午放学了再回来炒,晚点送过去?”

赵梨珺想也不想就拒绝了:“来不及!时间根本来不及!这么多饭菜,光煮就得花上个把小时。再说了,晚上、中午不休息,上课的时候还有精神吗?”

“可是……也许,我们可以试试呢?”赵樱诺继续说道。

赵梨珺:“哥,姐,阿齐,我们挣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为了继续上学!”赵樱诺回答。

“可如果我们因为赚钱而耽误学习,这又算什么?本末倒置?”赵梨珺板着脸说道。

赵元鑫不甘心道:“那我们就这么放弃吗?”

赵梨珺叹了口气:“唉……再想想办法吧!”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

但收废品就不一样了,没有时间地域限制,完全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据赵梨珺所知,整个县城就只有一两家回收站。

可下面的乡镇村却有很多很多,距离远点的,约莫有几十公里的路程,运输很不方便。

因为路途遥远再加上各种原因,大家通常都会把废品收集起来放在家里,等着回收站的人下来收。

可回收站的人通常要三四个月甚至半年才去收一次。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跟烧烤店这样的情况。

废品可以卖钱吗?可以!

但就像烧烤店的老板抱怨的那样,难得整理!

可,大人看不上这点钱,嫌麻烦,她不怕麻烦啊!

回收站没时间下去各个乡镇集市收废品,她有时间啊!

运输不便,她可以借三轮车啊!

实在不行,她家别的不多,就孩子多,人多力量大,干啥干不成啊!

不过,以后,他也不需要玩伴了。

嘿嘿,他宁愿跟着哥哥姐姐去收废品,挣多多的钱,去广省找爸爸妈妈!

只要能和哥哥姐姐在一起,再苦再累,他都不怕!

只要……他们不再丢下他一个人在家,让他做什么都可以。

赵梨珺他们出门得早,到达**镇时,很多商店才刚开门不久。

**镇还算繁华,街道两旁林立着一栋栋小二层楼房,楼下开店,楼上住人。

距离县城也不算远,骑着三轮车,半个小时就到了。

赵元希是第一次收废品,连头发丝儿上都写着兴奋二字:“大哥大姐,我今天肯定能帮上忙,不给你们添乱。我昨天让二哥教我看称了……”

前面几米处,赵元齐载着赵梨珺停在了一家杂货店门前。

赵梨珺跳下车斗,笑眯眯的走到杂货店老板面前:“老板早上好!你这儿有需要回收的废品吗?我们是下来收废品的。”

杂货店老板斜了赵梨珺一眼:“你们?收废品?”

“对!”赵梨珺拿出事先在家里写好的小纸板,递给杂货店老板:“这是回收价!”

这时,一个高颧骨,薄嘴唇的女人从里面走出来,接过男人手里的小纸板,看了一眼:“不行!这个价太低了!”

赵梨珺笑意不改:“最近市场行情不好,所以回收价格也有所下调……但不论是谁来,大差不差都是这个价……”

高颧骨女人目带精光的看着赵梨珺姐弟两:“再涨点!涨点我就卖给你们!”

“抱歉哈!这已经是我们能给的最高价了!”赵梨珺说完,转身朝旁边的汤粉店走去。

杂货店老板傻眼了,嘴巴微张,想把赵梨珺给喊回来,却被高颧骨女人给拽住了:“急什么!就几个小……”

“奶奶!你这儿需要有需要回收的废品吗?”

汤粉店的奶奶想起自家后院那堆成山的纸箱和娃哈哈瓶子,立马回道:“有有有!你们跟我来!”

目送赵梨珺进汤粉店的背影,杂货店老板抱怨道:“就那点东西,能值几个钱!堆哪儿碍事!早卖早了事!”

“你不想把价格卖高点你刚怎么不说话?”

“我!”

“我什么我!待会把那几个小孩喊过来!让他们帮着把院子整理干净点!”

赵梨珺进了汤粉店后院,弄清楚哪些是对方要回收的东西之后,戴着手套,便开始干活了。

路过饭桌时,赵元希眼馋的看了眼客人面前的汤粉,舔了舔嘴唇,但他懂事的什么也没说,而是加快脚步,快速走到赵梨珺身边,学着整理废品。

他人小力气小,赵梨珺就让他在旁边帮着整理旧纸皮跟塑料瓶。

旧纸皮压实,一张一张的叠在一起,摞成一摞。

瓶子踩瘪,装进他们事先带来的麻袋里,得亏是赵爸在家时为了装稻谷,买的麻袋多,否则,还真不够她们造的。

一整个上午,赵梨珺都没怎么挪窝,就沿着这个镇上的路边小店一路收过去。

有遇到好讲话的,也有见她们是孩子,故意哄抬价格想讹人的。

通常遇到这样的,赵梨珺都是直接转身就走。

有杵这跟人掰扯的功夫,她都能多整理一叠旧纸皮了。

每装满2三轮车,几人就轮流踩着车子送往县城的回收站去卖。

去县城回收站的路上,也依旧不耽误她们捡破烂。

“二姐!你等等我!”

“怎么了?”

“你看!那是不是个健力宝的瓶子?”

赵元希刚把瓶子捡起来,抬头就看到一个行人手里拿着的矿泉水只有一点点了,也许是他的眼光过于炙热,也许是那个人刚好渴了。

上辈子,赵丰年确实是比其他两个兄弟有本事,毕竟他靠着坑蒙拐骗,成了附近远近闻名的拆迁大户。

他们多孝顺啊,骗走了亲兄弟手里的茶山、地产不说,连亲爹娘手里的东西也没放过。

老两口身体硬朗时,自己能下地干活,粮食完全不用花钱买。

赵王氏养猪养鸡,每年年底靠着卖家畜,也能给家里添一笔进项。

赵大海是个老木匠,闲时总能捞点活干,一年到头挣得也不少。

说是跟着老三家养老,谁补贴谁,众人一清二楚。

直到拆迁通知正式下来,上面给赔偿的房子拆迁款全部落入柳如梅手里,老两口这才发觉不对劲。

可柳如梅转头就带着一双儿女,搬进了省城的大平层,自始至终没有开口说要让老两口跟着一块去。

老两口委屈啊!

可他们的顶顶出息的宝贝儿子赵丰年,这时候一个劲儿的让爹娘体谅自己。

说是家里的房产钱财全都在媳妇名下,他开了口,回头柳如梅就得跟他闹啊,他也无可奈何啊。

老两口这才清楚的意识到,让老三一家养老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老两口能怎么办?

且不说手里的积蓄,早已被老三一家掏空抹尽了。

就连住的房子,那都是老两口豁出命、留了个心眼才保下的。

也幸好两人当初留了个心眼,没签那份老屋过户的协议,才在后来的拆迁中,分到了两套房子和一笔不大不小的拆迁款。

否则,连住的地儿都没了,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经历了这么多事,赵大海夫妇算是彻底的心灰意冷了。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老两口不靠儿女,互相扶持,住在拆迁房里,直至终老。

刚开始时,大家惦记着老两口名下的房和手里的拆迁款,还会猫哭耗子假慈悲的时不时上门看望下。

但时间一久,再加上老两口对任何人都没个好脸色,大家也不再热脸贴冷屁股。

只有赵丰收,数十年如一日的带着赵樱诺赵梨珺姐妹两,看望老人,真的就像赵大海最初期盼的那样,是老两口的基础养老保障。

但,也仅仅只是过年过节去看望一下而已。

而赵梨珺姐妹俩之所以愿意跟着爸爸去看望爷爷奶奶,也只是想让爸爸能够开心一点。

毕竟,赵梨珺家过得……很不好。

都说钱能解决世上99%的难题,剩下1%解决不了的,那是因为还不够有钱。

贫穷夫妻百事哀,钱元芳跟赵丰收两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夫妻感情不睦,外加上对子女的亏欠,明明是个中年人的赵爸,却看起来如六旬老人一般苍老疲惫。

只有来到父母这儿,才能展颜一笑。

赵梨珺姐妹俩为了让赵爸开心点,便会跟着他一块来看爷爷奶奶。

两姐妹来了,也不说话,眼里有活,能帮着干点,就干点。

没成想这么坚持了三四年之后,老两口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将曾经倾注在赵宝珍姐弟俩的偏爱,转移到了她们两姐妹身上。

又是张罗饭菜,又是往她们手里塞钱。

离开时,大包小包的东西,更是没少给。

姐妹俩不肯要,老两口还不高兴。

说她俩是唯一坚持着来探望他们、不嫌弃他们的儿孙,他们手里的东西,就爱给她两花用。

知晓姐妹俩生活困难。

老两口专门在郊区租了一块地,种上姐妹俩爱吃的各种时蔬,成熟之后就请人打包,给两姐妹寄过去。

寄不完的就晒干了,回头两姐妹来看望她们时,再塞给她们。

不仅如此,两人手里有钱,还专程找人买好各种肉,腌好、熏好,给她们寄过去。

其它两房的孩子,包括老两口曾经捧在手里护了十几年的赵元书姐弟,就连跟赵梨珺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想要老两口手里的熏肉,老两口说什么都不肯给。

在老两口身上,赵梨珺赵樱诺姐妹俩,感受到了从未感受过的偏爱。

只能说,被偏爱的感觉,真好~

这种感觉,在爷爷奶奶生病去世,从律师手里拿到房本时,达到了顶峰。

原来,爷爷奶奶将名下的两套房和没用完的钱,全都留给了她们。

可能是要强?

也可能是悔恨、懊恼跟不好意思,

即便赵丰收好几次提出,让老两口搬去和他们一块住,老两口始终未松口。

自始至终独居着,直到,老死在家里,被邻居发现……

而疲于生活四处奔波的赵梨珺姐妹两,始终也没能见上爷爷奶奶最后一面。

对此,赵梨珺很是遗憾。

其实,回头想想,爷爷奶奶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碗水端不平。

对她们这些孙子孙女,也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真的对他们很不好吗?也不见得。

钱元芳夫妇外出工作后,二房就只剩下5个半大的孩子,后院的菜地,基本上都是老两口手把手帮衬着种起来的。

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姐弟5人没菜吃了,老两口也会想办法给几个孩子送口吃的。

钱元芳夫妇刚刚外出工作那半年,姐弟5人两眼一摸瞎,也是老两口在旁盯着,瞧她们有什么不会的,也会搭把手。

不过,也仅此而已。

都说养儿防老,但在赵梨珺看来,独居它不美吗?

爷爷奶奶上辈子,跟没孩子,也差不了多少了。

两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从一开始就想错了、努力错了方向。

这辈子,只要爷爷奶奶俩能守住手里的田跟房,坐等拆迁,晚年简直一片光明!

如果,她能早点让爷奶看清楚三房的真面目,认清楚三房不会给他们养老的事实,爷奶是不是,也不会落得跟上辈子那样,惨死在家,无人照看的后果?

就冲……爷爷奶奶上辈子最后将名下的财产都留给了她跟姐姐,她也不能袖手旁观。

毕竟,她们小家过得再好,爷爷奶奶过得不好,爸爸也会操心。

可,怎么才能让爷爷奶奶看清楚现实呢?

显然,让爷爷奶奶认清楚现实,是个打持久战的过程,比之先到一步的,是赵爸赵妈从广省打来的电话。

第二天中午,赵梨珺姐弟放学经过村口小卖铺时,被小卖铺的老板娘邱婶给喊住了。

“小希、阿齐、梨子!你妈妈上午来电话了!说是中午十二点半会再打过来,你们待会记得准时过来啊!”

赵梨珺姐弟三心里一喜,异口同声道:“好!没问题!谢谢邱婶!”

“诶!不用谢不用谢!赶紧回家做饭吧!”邱婶摆手道。

章节在线阅读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