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个消息,许行坤嘴巴一苦,艰涩问道:“大师今天跑来探望我,应该不仅仅是告诉我这个坏消息的吧?想必还有别的事吧?”说完又苦笑着补充了一句:“希望大师如实告来,...
听了这个消息,许行坤嘴巴一苦,艰涩问道:“大师今天跑来探望我,应该不仅仅是告诉我这个坏消息的吧?想必还有别的事吧?”说完又苦笑着补充了一句:“希望大师如实告来,我顶的住。”
了尘大师点点头,不知道是赞同许行坤的猜测还是欣赏他镇定的表情,道:“施主猜对了,贫僧虽说暂时还没有寻到根治此病的手段,但是猜测还是有那么几种,只不过这清静寺太偏僻,其中几种猜测根本找不到验证的手段,所以贫僧决定今日前往县城,待得到治愈手段后回转,你身负重病,就留在寺内修养吧。”说罢他便目不转睛地看着许行坤,观察他的反应。
许行坤听罢,激动无比,惨白的脸色上挤出几丝红润,感激涕零道:“大师大恩,无以回报,只可惜我现在上无余财,下无寸土,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报恩了!”
了尘大师摇摇头,双手合十,用参禅的口吻道:“阿弥陀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怎可说寸土皆无?”说罢看了眼懵懂的许行坤,又摇了摇头,退了出去。
许行坤听不懂这暗含玄机的话是什么意思,心里嘀咕:“了尘大师是个什么意思,什么莫非王土?难道是想扩建这寺庙了?”想不通便不去想,打了个呵欠,刚刚消灭一碗米粥,困意也上来了,半眯起眼睛,许行坤就准备小憩一会儿。
“大哥,我可是等了半天了!怎么,了尘大师找你有事?”谁知许行坤刚闭上眼睛,“哐当”一声响,木门被重重打开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把粗犷的声音。
许行坤没好气地睁开了眼睛,瞟向了来者,来者身长七尺,面孔黧黑,满是络腮胡子,说话瓮声瓮气。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雨夜拼命抬着许行坤来寺的穷哥们之一——唐达。唐达的后面还跟着个人,红脸膛,方面阔口,看着便透出一股机灵劲儿,却是他另外一个哥们——王和。
也不知是不是这具身体留下了什么记忆,许行坤第一眼见到他的几个穷哥们,就感到非常熟悉,那种生死与共的感觉镌刻在心底,丝毫没有陌生之感。
“我说唐达,你能不能轻点,我可是病人,需要静养,你知道静养是什么意思吗?”许行坤翻了个白眼,看到大汉缩了缩头,无奈道:“怎么了,就你们两个?陆氏兄弟呢?”
“嘿嘿!”唐达傻笑两声,瓮声瓮气道:“他们几个干活去了。”顿了会儿,唐达黝黑的大脸上,罕见的露出几分黯然:“今年两淮大旱,连几十丈深的井都旱得见底了,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听到这个噩耗,许行坤叹了口气儿,不舒服道:“那你们不用干活?来找我干嘛?”
“当然是找大哥有事了。”这回接口的是王和,只见他使了个眼色,唐达便走回门前四下看看,又关上了门,看得许行坤好生奇怪,这两个人是有什么大事要找自己商量,为何这般小心谨慎?
眼见着唐达做好这一切,王和才摸到许行坤床边,低声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淮北一带饥民造反了,叫什么白莲教的,大哥还不知道吧?”
“白莲教?”许行坤悚然而惊,熟读历史的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组织,遂压低声音答道:“你怎么知道的?莫非你们和白莲教扯上关系了?我可警告你们,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们千万不要轻信。”越说越是严肃,许行坤也认真起来了,毕竟牵扯到白莲教,要知道这种宗教组织是最吃人不吐骨头的。
“嗨,大哥你过虑了,这么大的事我们怎么敢轻易做决定。再说了,这破朝廷规定了什么民间不可铸造铁器,想反也没兵器啊!”
听到这儿许行坤也苦笑了声,谁说不是呢?元朝规定多少户共用一把菜刀就够狠了,未曾想,到了这个本不该有的元朝,民间连铁器都不给铸造了,所有的铁器,包括农具什么的,只要和铁扯上关系,全都锁在县城,必须申请批准后方可使用,用完后务必归还,逾期不还,以造反论处。
王和望着许行坤,语气铿锵有力:“大哥,从小你就是我们的孩子头、主心骨,主意也多,你说,怎么着吧。”
唐达挥了挥拳头:“对,我们都跟着你,你说一声反,我们就挂先锋印!”
望着唐达坚毅而炙热的眼神,许行坤不由偏开了头儿,沉默片刻道:“大难临头各自飞,我看,咱们还是各奔前程吧。”听了他这句丧气话,唐达和王和一脸失望。
“那你就在这破庙里等死?”唐达的意气之言却触及了许行坤的痛处,又是一段尴尬的沉默,许行坤才开口:“唐达,你说的没错,我实话告诉你吧!我现在就是在这儿等死。你刚才不是问我了尘大师来干嘛吗?大师来是告诉我,我这病难以根治,他也没有把握治愈,来让我做好心理准备的。”
唐达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他还以为许行坤的病没什么大碍,只是操劳过度,只要了尘大师出手,必是手到擒来的。王和没想到会是这么严重,两人一时语塞,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望见唐达和王和的窘状,许行坤也不欲为难他俩,轻声道:“没事,生生死死的咱们还没看习惯吗?再说了,了尘大师也说了,他还有几分把握治好我,这不就够了吗?”
说罢又是一段沉寂。王和与唐达没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大哥都快死了,他们还屁颠屁颠地跑来给他出难题,他们还是人吗?越想越是悔恨,他们不敢接话茬,也没了待下去的勇气,只听王和惭愧道:“大哥,对不起,我们不知道……你好生休养。”说完拉着唐达就灰溜溜地离开了。
许行坤眼见着两人远去,心里五味杂陈。穿越到这个时代,许行坤自然也是有过一些妄想的,但是连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这些妄想还有可能实现吗?元隆庆八年,天下大乱,位处一隅而不能窥全貌,许行坤当然不甘心。
自己的人生,该是有一个更大的舞台,而不是稀里糊涂的在这儿等死。
就在许行坤仰天四十五度,准备对着屋顶展现出他明媚的忧伤的时候,“咔嚓”一声,门,又被推开了。
“喂,你就是我家小姐说的那什么缘客吗?长得也不怎么稀奇啊!”
----------------
求收藏,求推荐。
是夜,不知何时起风了,寺外饥民的呼号哭啼声清晰可闻。寺内更是如临大敌,空悟手持一把月牙铲与武僧们在红墙上来回巡逻,墙上火把闪亮。
许行坤静静地站在山门前的小道上,小青在一旁帮他打着火把,两人一齐盯着山门,看他们期待的样子,似乎马上就有什么会发生似的。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山门前忽然一阵骚动,许行坤眯着眼看了会儿,低声道:“是时候了。”
听到这话后,小青身子一颤,脸上却满是坚定,点点头,莲步轻移,到了山门前。
守门的和尚看到一个人打着火把下来,待她近了,发现是那大恩客的贴身小婢,连忙喊过空悟。空悟眼见小青大半夜地孤身前来,心下疑惑,却依旧站在墙上恭敬道:“贫僧还道是谁,原来是女檀越。不知檀越半夜前来所为何事啊?”
谁知小青一副颐指气使的派头,哼道:“本姑娘做什么还要向你汇报吗?快快打开山门,小姐有吩咐,今夜有几个家人被派过来,身负重任,小姐特吩咐我前来迎接。”
空悟一听,若有所思,原来刚才叫门的三个大汉是恩客的家人啊!他就说吗,难民怎么可能那么魁梧,而且还穿着那么整洁的衣服?
不敢怠慢寺内住着的恩客,空悟赶忙下令打开巨锁,拉上门栓,开出一条缝,放刚才那几个人进来。
下完令后,他下了寺墙,走到小青面前,攀谈道:“檀越何必亲自前来,不如吩咐一声……”话还没说完,却看到一人慢吞吞从山道上下来,火把也不大,走路一晃三摇,似是一阵风就能吹到似的,不是许行坤还是谁?
奇了,这臭小子怎么大晚上不睡觉,跑这儿来了?
忽然心有所感,空悟一低头看向了面前的小青,只见她脸上似惊似喜,却是哆嗦个不停。看到这儿,空悟心叫不好,就欲大喊一声:“别开……”
但是已经晚了。
空悟还没喊出声来,就觉得脖子一痛,随后便不省人事。看到空悟和尚瘫下来,许行坤大呼一声:“动手……咳咳。”
声音刚落,打翻空悟的王和二话不说,拉起小青就跑,而落在门前的两人却是一阵拳打脚踢,将众僧击退,之后两人拼全力用肩膀顶开大门,向山门外的难民大吼了一声:“进来吧,清静寺放粮赈灾了!”
难民们纷纷站起来,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句:“阿弥陀佛”、“佛祖开眼”之类的话,众人潮水般涌入寺院。
众僧还没反应过来,他们的临时主持就被放到在地,紧随其后,山门洞开,难民们发了疯似的冲进来,立马慌了手脚,有吆喝着跳下来试图阻挡汹涌人潮,被打到一边的,有冲到许行坤面前想要查看主持情况的,一时乱作一团。
许行坤又低吼了一声:“东边一直往前走,粮仓在那里!”
人群闻言便又向东边奔涌。粮仓门口,唐达手持一根木棍藏在几个破箩筐后头,侧耳听着墙外动静。听到山门前嘈杂,唐达从箩筐里跳将出来,一棍扫倒粮仓前看门的和尚,之后又是一棍,砸下粮仓大门的铁锁。
门刚破开,难民就已涌到,木板粮仓登时挤漏了,麦子躺了一地,男女老少难民们不顾一切地趴下去、跪下去,捧起粮食用衣襟兜、用方巾包、用竹笠盛,有些实在饿急的灾民,干脆抓起生麦子一把把塞到口中大嚼大咽。
清静寺已是一片劫后景象,门窗俱毁,大雄宝殿和韦驮殿、观音殿前面的香炉、巨鼎东倒西歪,寺院已面目全非了。饥民不但吃光了寺里的存粮,也顺手牵羊把和尚们偷存的私房钱、个人衣物席卷一空,如今正式名副其实了,这下可是清静了。
作为清静寺遭灾的罪魁祸首,许行坤当然难辞其咎。他倒没有逃,一人做事一人当,如果他逃了,小青肯定要受追究,既然如此,还不如让自己这个将死之人背下罪责,也是做好事了。
大柏树下,许行坤被五花大绑绑在树干上,寺院僧众都木然地站在院子里。
空悟冷笑一声,恨恨道:“许行坤你这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知不知罪?”
“知罪?”被绑在柏树上的许行坤洒然一笑,轻蔑道:“如果我慈悲是恶的话,那你空悟就是个大善人了!哈哈!”
空悟差点没气疯,怒道:“你真是个灾星!你知道吗,因为你,寺里粒米无存了,今天就断炊了,你让我们都活活饿死吗?”许行坤此举本来就犯众怒,听空悟这般股东,立刻群情汹涌。一些被怒火烧光理智的和尚大呼小叫:“打死他!别跟他废话!”
空悟却不想承担私开杀戒的罪名,他下令把许行坤押到伽蓝殿后面的停灵配殿里去,等了尘长老回来发落。许行坤被押走后,空了叹了口气,对众僧道:“本寺再也开不出僧饭了,各位有亲的投亲,有友的靠友,或还俗,或去游方,各听其便吧。”
众人顿时没了主意,一时更乱。
………………
许行坤被绑在两根柱子上,他倒是逍遥,哼着小调,闭着眼摇头晃脑。本来还有个僧人看守着他,只是到了傍晚,又进来一慌慌张张的僧人,那僧人与看守许行坤的僧人咬了会儿耳朵,原来那个僧人的脸色也变了,两人再不管许行坤,跑了出去。
许行坤眯着眼看着这一幕,自言自语道:“看样子是时候了,既然他们到现在还没开杀戒,那我肯定死不了喽!”果不其然,不过半盏茶后,就听见有脚步声在殿外响起,许行坤望着门口,神定气闲。
来人是个小和尚,许行坤眼见不是自己预料中的人,不由奇道:“你是谁,来干嘛的?”
小和尚进来后,迅速为许行坤松了绑,一屁股做到地下:“小僧法号云空。许施主,如今寺内乱了,那些师兄们都跑了,你也快些走吧!山门外有人等着你。”
许行坤心下疑惑,却不动声色,站了起来,舒缓了会儿筋骨,对着云空道了声谢,便蹑手蹑脚地离了伽蓝殿,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会儿,许行坤放下了心儿,寺内果然如那小和尚所说,近乎空无一人了,一路上碰到的好几个僧人更是跟没看到许行坤一样。虽然他早已料到,却也有些感概,人心似水,一点没错。
他虽然猜到寺内会因为自己的缘故乱起来,却也没料到那些僧人还真是树倒猢狲散,片刻都不留。
一路感概着,到了山门外,只见一行人拱卫着一乘小轿迤逦而来,随从全都骑在马上,且身备武器,其中领头的几人更是拿着长刀。小轿的轿帘紧紧掩着,看不见里面的人,许行坤看见后猜测:“还有长刀?看样子不是豪富家的女眷便是官宦家的了。”
看见这架势,许行坤已经猜到了几分,哈哈一笑便上了前,在轿门外停下,抱拳道:“谢过小姐了!”
“许壮士不必多礼,许壮士的义举我都听小青说了。不知许壮士之后有什么打算?”
打算许行坤当然有,首先要去找了尘大师,虽说自己毁了他的庙,他还肯不肯救自己已是两说,但是若是不去的话,自己就是死定了,所以还是得去。
“其实……”
话说到一半,许行坤却觉得腹中又涌出一股呕吐感,脑袋一阵眩晕,感受着这熟悉的感觉。他暗道一声“糟了”,只觉得头重脚轻,迷迷瞪瞪起来。
吹了一夜的风,又被绑在柱子上,一天滴水未进,身子骨本来就没利索的的许行坤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再次发病了。
许行坤脚步酿跄,像醉了酒似的,打着摆子往前走。直到不知被什么绊倒,“噗通”一声向前摔倒,脑门磕了一下,彻底晕了过去。
晕倒前,他似乎依稀间听到了一声惊呼,听上去似乎是一位女子的。
-------------
求推荐,求收藏。
许行坤醒来后的第二日,天放晴了,但这并不能让这个发了霉的世界有任何舒适,天空依旧还是阴云密布,似乎说不准什么时候便又会降下一场暴雨。
半靠坐在床上的许行坤端着个瓷碗,小口咽着碗中的米粥,脸色苍白,丝毫血色也无。昨日就在他以为自己要死了的时候,清静寺的那位了尘大师终于赶到了,精通医理的了尘大师费尽手段总算是将许行坤从鬼门关前捞了回来。
说来也是运气。许行坤的父亲早年也曾发达过,那时候许家还没有败,有次清静寺遭了大火灾的时候,许行坤的父亲四处奔走,像行脚僧一样走遍山山水水,磨破了嘴皮子劝人捐钱修庙,自己还散尽家财,才重建了清静寺,所以了尘大师向来高看他一眼。
而如今他的儿子遭灾了,了尘决计没有放任不管之理。所以许行坤暂时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而费尽心思的许行坤也总算是弄清楚了一点自己如今的处境。但是得知的消息却是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首先,许行坤的确是穿越了,可这他也算是心里有数,还不怎么惊讶,但是之后他打听到的事,却让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因为现在是元隆庆八年春,而真正把许行坤吓到的,正是这年号。
要知道,元朝从建国至灭国不过百余年,皇帝不过数个,许行坤清楚的记得,元朝根本没有这么个年号,换而言之,中国历史上根本不应该有这么个时间段,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明朝根本没有建立,元朝又延续了下去?
使出了浑身解数,谎称自己记忆有点模糊的许行坤总算是从那几个抬着自己来医治的几人和几个小和尚的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但这并没有令他安心,而是更加让他目瞪口呆。
首先,在这个世界,也是有明朝的出现,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继位后,开始着手削藩。历史到这儿,还没有变样,但在这之后,它却和世界开了个玩笑,朱允炆的削藩引起了诸藩王的强烈反弹,而和原本的历史不同的是,代王等几位作为“鸡”的藩王,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勾结了大大小小数十位藩王,造反了!又因为朱允炆派出的将领平乱不力,剩下冷眼旁观的藩王也眼热起来,都起了别样心思,竟然接二连三的反了。
这场战乱持续了十几年,朱允炆被赶下台后,那些藩王们又开始了内斗,一打又是十年,本来就民生凋敝的神州大地更是鬼哭神嚎,而就在这些藩王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历史似乎是不耐烦了,想要给这些藩王们一个教训,本来应该在大漠混吃等死的元顺帝居然开窍了,带着蒙古铁骑打回了中原。
本来明朝建立后,就没有过好好的调养生息过,前几年朱元璋大杀特杀,杀的人人自危,之后就是朱允炆削藩不成,藩王作乱,壮丁稀缺严重。本来对于反攻中原心不甘情不愿的蒙古骑兵惊异的发现,当年将他们赶出中原的大明强军如今只剩小猫小狗两三只,心喜之下他们露出了恶狼的真面目,将中原搅了个天翻地覆。
明朝早已在这内耗中耗光了元气,即使藩王们反应过来了,想要联手抗敌,也早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苦苦支撑了几年,明朝的军队便被一扫而空,元朝重新夺回了大统。
而许行坤,穿越来的这个地方,就是元朝重新建立后又过了
三个皇帝的元隆庆八年。他许行坤在这个时代也叫许行坤,是当地当涂村大户许慎的独子,家境尚可。但是,今年开春不久,当涂村所处的淮北大旱,大旱之后便是蝗灾,导致了大面积的饥荒。进入四月,久旱的江淮大地又一连降了半个月大雨,淮河暴涨,泛滥成灾,水旱虫灾交加,终于是爆发了大面积的瘟疫。
在这场多重大灾害面前,当涂村并没有幸免于难,全村近乎死绝,许行坤的父母也在身染重病之后双双不治身亡,收到双重打击的许行坤在料理完双亲的丧事之后,也不幸病倒了,幸好同村的几个穷哥们还知道许家当年似乎和方圆百里医术最高的清静寺主持了尘大师有旧,连夜抬他到清静寺救治,保下了他一条小命。
如今,吃完了米粥的许行坤愣愣地看着自己两只显得苍白的手,看着这双不属于自己的手,他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真的穿越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古代!
“阿弥陀佛,米粥还合施主的胃口吧?”平地里一声佛号响起,正在想着心事的许行坤差点没被吓死,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白须阔面老者,一副得道高僧打扮,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自己床前,刚才那句佛号便宣之于他口。
心中转过几个念头,许行坤学着老和尚的样子,双手合十,试探着问道:“米粥很是美味……敢问大师法号?”
“阿弥陀佛,贫僧法号了尘。”老和尚又宣了声佛号,一双眸子深沉如水,古井无波。
许行坤一个激灵,精神一振,原来这个老和尚就是救了自己的了尘大师,昨日醒来倒是没有见到他,问那些小和尚,也都说不知道,感谢的话一直都没有说出口,甚为遗憾,正好今天当面感谢。
“原来是了尘大师,昨日多谢大师施展回春妙手,救命之恩,无以回报!”许行坤这话说的真挚,毕竟,要不是这位得道高僧相救,许行坤就真的要再穿越一次了,这次的目的地,估摸着就是阴曹地府了。
谁知,听到许行坤感谢的话语,了尘神色不变,沉声道:“施主言重了,我佛慈悲,况且……”说到这他顿了会儿才接着道:“贫僧今日前来,就是为了施主所患恶疾的。”
听到“恶疾”两字,许行坤不由眉头一挑,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踹踹不安道:“敢问大师,我得的是什么病?”
了尘低头看了许行坤一眼,道:“你得的病甚是奇怪,这两日贫僧翻遍古籍,也没有找到什么线索,幸好,贫僧还有点手段,暂时抑制住了这病,但想要根治……甚难。”说到这儿他望了望许行坤,见他脸色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才继续道:“不仅如此,据贫僧推断,若是月余内再找不到医治手段的话,施主可能就要步许慎施主的后尘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