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连载中
来操办此事,带着徐闻、里长几人前去验地。这五百亩荒地靠近一条小溪,属于中等田。经过一番折腾,最终徐闻买下五百亩土地,得到一张买地赤契以及一张推税票。推税票上规定每亩征银数量,由司吏记录在黄册,带回县衙。他虽然是秀才,但只免除部分赋税。多余的
状态:连载中 作者:徐闻岳冲 18.79 千字更新时间:2025-01-11 10:45:1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新书推荐,《徐闻岳盈盈》由东方笑笑生倾心创作的一本历史军事风格的小说,主角徐闻岳冲,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徐闻穿越到大明,时逢家道中落,双亲去世,被人上门退婚,双层buff叠满。参加科举,少年成名,入朝为官,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九朝。洪武朝,他是朱元璋斩贪的一把利刃;建文朝,他当众大骂新皇朱允炆;永乐朝,他奉天靖难,开疆拓土,封侯拜相;洪熙朝,他监国理政,被奉为帝师。...
夜幕降临,天已擦黑。
徐闻躺在床板上,透过窗户仰望皎皎明月。
穿越不过三日,便发了一笔财,徐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
一千两银子的巨款,该怎么花呢?
欠唐达的几百两先不急着还,还有半年期限。
去经商?
利用现代知识制造肥皂、玻璃等物品赚钱?
大明立国不久,商人的地位处于历史最低点,只怕前脚经商,后脚就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而且下个月就是乡试,自己还得挑灯夜读,备考举人,哪有那么多时间搞发明创造?
不经商的话,这么多银子惹人眼热,只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徐闻思索良久,决定先投资,把银子花出去。
古代投资什么硬通货稳赚不赔?
土地!
当地主!
一大早,徐闻便带着岳家兄妹前往里长家。
田地买卖,由永宁乡的里长负责管理。
大明的行政划分,从中央朝廷往下,为省、府、州、县,县以下则实行里甲制。
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从中推选丁粮多的十户,轮流担任里长,一家干一年,十年一周转。
剩下的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十户。
和推选里长一样,根据粮食多寡,每户轮流担任甲首。
里甲制如同后世的乡镇制度,甲首如同村长,里长如同乡长。
二者不算官吏,因此靠下面推举,凭本事上位,谁家粮多谁先当。
里长魏逻颇有家资,是本地小地主,住在小镇上,永宁乡最繁华的地带。
周围一片古代城镇的情景,建筑风格和影视剧里武大郎家附近颇为相似......
今日逢集,街上十分热闹。
乡民们穿着朴素却整洁的衣裳,或肩挑手扛,或推车挽篮,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到。
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没有喇叭呼喝的时代,有着独特的乡村烟火味。
徐闻头戴四方平定巾,一身读书人打扮,颇受关注,拥挤的道路上自觉让道,百姓们眼中充满尊敬。
也有认识他的,在背后指指点点,似是议论吴家退婚之事。
背后议论,徐闻自然听不到,带着岳盈盈和岳冲左顾右看,想要消费。
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一处卖糕点的小摊,引得孩子们驻足不前,眼巴巴地看着那些诱人的桂花糕。
望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各色桂花糕,岳盈盈咬了咬发白的唇,很快偏过头。
恰好碰上徐闻微笑的眼光:“怎么,盈盈想吃糕点?”
“没......不想吃。”岳盈盈拽着徐闻往前走。
她身材高挑瘦弱,彰显出少女的青涩,如初开的花朵。
“回来。”徐闻反手抓着她的小手,将她拉回,右手潇洒的从袖中抖出一钱银子,扔给货郎:“来一份。”
货郎熟练的接过银子,喜笑颜开,又吹又看的。
不管是明朝还是哪个封建王朝,老百姓买东西极少使用银子,多是用铜钱。
银子的价值太高,一两银子等于十钱银子,一钱银子大约是一百个铜钱。
衣食住行的日用品,大多价值几个铜板。
“老爷,找不开啊!”欢喜之后的货郎,翻看钱袋后面露尴尬。
到手的大钱赚不了,真该死啊!
徐闻笑了笑,指着台面上的几种桂花糕,底气十足道:“全部打包,不用找了!”
“好嘞!”货郎大喜。
刚出摊便要收摊,今日当真走了大运!
岳冲瞪大眼睛:“少爷,你竟买下如此多的糕点给妹子吃?也忒大方了吧!”
说的这是人话吗......徐闻白他一眼:“几份糕点而已,这些盈盈付出这么多,吃点零食怎么了?”
她不过是个才上初中年纪的小姑娘啊!
没日没夜的照顾我一个大男人,不对她好还是人吗?
“少爷......”十六岁的岳盈盈低下头,双眼泛红,窃喜的容颜下带着一抹崇拜。
徐闻接过一大袋子糕点,从中取出两份递给岳盈盈和岳冲,自己也吃了一份。
甜甜的糯米香味,无添加无科技狠活,口感很好。
“谢谢少爷!”岳盈盈矜持着小口品尝,享受着甜甜的味道。
岳冲则是大口啃着,吃了两口干脆全部塞进嘴里。
鼓着腮帮子,回忆道:“得有六七年没吃这么好的东西了!”
以前徐闻的父亲是东昌府正五品同知,相当于后世省城二把手,家中宽裕,仆人吃的也好。
自洪武二十三年徐家被抄家,兄妹二人再也没吃过细糠。
“太好吃了!”吃着吃着,岳盈盈竟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徐闻拍了拍她瘦弱的肩膀,示意她不必如此,以后的好日子多的是。
眼瞅着糕点被全部买走,几个围观的孩童惊呆了。
其中一个女娃道:“哇,这位公子好帅好大方呀,我将来也要嫁给这样的公子!天天有糕点吃!”
其中一个小男孩捏了捏发皱的衣角,暗自发誓,长大后也要如此帅气有钱!
大丈夫当如是也!
“小妹妹,你也吃点。”岳盈盈将剩下的一点桂花糕,给那女娃吃。
“谢谢姐姐!”女娃欢快着跑开了。
顿时引起了一群孩子的注意,纷纷跑来围着,个个咽着口水,馋的很。
“盈盈真是位人美心善的姑娘!”
徐闻笑呵呵的从袋子中取出几份糕点,分给孩子们。
“少爷,你这......”岳冲有些不舍,心里泛酸。
自己辛辛苦苦搬砖这么多年,少爷才买一次糕点给我吃......
看出了冲哥有了情绪,徐闻说道:“冲哥,以后别叫我少爷了。”
“啊?为什么?”岳冲停止了进食,呆呆望来。
岳盈盈也是不解,看向徐闻。
“我打算与你们解除主仆契约,让你们变更成民户,再买些田产让你们自给自足的过日子。”
徐闻说出自己的计划。
家族破产以来,岳家兄妹不离不弃一直照顾他。
如此大恩,难以回报!
“少爷,您是不要我们了吗?”岳盈盈嘤嘤嘤哭了起来。
见不得小姑娘哭唧唧,徐闻忙解释:“不是……我是想和你们做兄弟,当兄妹,不再是主仆关系而已。”
“不!盈盈想一辈子侍奉少爷,不想当少爷妹妹……“
“对,我不当少爷的兄弟,我就想当少爷的仆人!别人的仆人我都不当!”
说着,岳冲将咬了一半的桂花糕往地上一扔,以示决心。
“这......”
见岳家兄妹如此表态,徐闻忽然想到了哮天犬的画面……
于是安慰道:“好好好!咱们继续当主仆。”
二人眼中放光,重重点头,岳冲弯腰捡起那半个糕点,重新塞进嘴里,吃的有滋有味的。
.......
在集市的一角,几个江湖艺人正表演着杂耍,引来阵阵掌声和欢笑。
三人在此看了一会儿,心情愉悦,徐闻打赏了五个铜板,令岳盈盈十分心疼。
他解释说,这是对技艺的尊重!
永宁乡虽不繁华,却有着一家青楼。
许是生意不好,大白天的居然也开门营业!
几个身穿红绿褡裢的伶人,在二楼搔姿弄首,弹琴吸引路人,招揽生意。
她们统一头戴绿巾,无人着冠。
这是律法规定,教坊司的乐妓,只能穿绿色。
包括她们的家属,男子一律只能戴绿巾,上街只能在街道靠边走,不能走在中间。
绿帽子一说由此而来。
“这群低贱的女人,穿的倒是漂亮。”岳冲抬头仰望,啧啧称赞,心有向往。
可惜消费不起。
“哥,你乱看什么呢?”
岳盈盈跺了跺脚,感到不耻。
岳冲干咳一声,解释道:“为兄是以批判的眼光看她们,一群不务正业的**!哼!”
徐闻会心一笑:“冲哥想吃肉?”
岳冲十八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对肉的需求极大。
“哪有的事!”他摆手否认,脸色泛红。
“不用解释了,少爷带你去买肉吃!”
“这不好吧,妹子还在呢......”
青楼向东步行数十步,是一个巷子,被称为屠桥巷。
整个巷子都是卖肉的,鸡鸭鱼牛羊肉都有。
很快,徐闻买了三斤肉,交给岳冲提着。
“原来少爷说的是这个肉......”
岳冲略感失望,心不在焉。
“冲哥最近精力很旺盛啊?”
徐闻笑道:“等会买了地,你就天天种地,既能消耗精力,还能攒钱娶个媳妇。”
以后就让岳冲在家种地,省的他去搬砖,被财主们剥削。
谈起娶媳妇,岳冲精神一振。
他正值青春期,连姑娘的手都没牵过,渴望那种被爱包裹的感觉。
不多时,他们来到里长魏逻家。
徐闻直言买些官田,位置最好靠近溪水,方便灌溉。
里长笑呵呵地道:“徐相公是秀才,可以免除部分赋税,早该置下田产了。”
“眼下永宁乡有一千亩的官田,徐相公是否全部买下?”
不用问,退婚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否则里长就会询问徐闻哪来的银子?更不会推荐一千亩的官田。
所谓官田,包括荒地、前朝遗留的土地,以及籍没的土地等。
官田由官府直接经营,部分官田也可以租给农民耕种,但农民只拥有使用权,而不拥有所有权。
“我准备先买五百亩,还请世叔挑个好点的地。”
说着,徐闻将一两银子塞了过去。
里长魏逻家眼睛一亮,不动声色收下银子,拍着胸脯保证:“徐相公放心,五百亩包的都是良田!”
东昌府的土地不贵,五百亩良田才花了六百两银子。
主要是元末战乱历经二十余年,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一带成了无人之地,大量土地荒废。
洪武皇帝朱元璋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平衡人口,巩固统治,采取了大移民政策。
这些年,朝廷频繁将山西贫民往山东徙居。
光是洪武二十二年,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朝廷就拨了二百六十万亩官田,让他们开垦耕种。
朝廷鼓励购买未开荒的官田,故而价格便宜,官府也乐意操持土地买卖。
购买官田,徐闻不需要往县衙跑,一切由里长操持。
里长魏逻为人不错,是个拿钱办事的主。
仅仅过了一天,他便往来县衙一趟,领来了契纸。
县衙派了一个小吏来操办此事,带着徐闻、里长几人前去验地。
这五百亩荒地靠近一条小溪,属于中等田。
经过一番折腾,最终徐闻买下五百亩土地,得到一张买地赤契以及一张推税票。
推税票上规定每亩征银数量,由司吏记录在黄册,带回县衙。
他虽然是秀才,但只免除部分赋税。
多余的田地,仍要交税。
好在朝廷鼓励百姓垦荒,并免除一年的赋税。
买地只是开始,后面的一系列事情才是重点。
五百亩荒地,需要人手开垦。
还需购买种子农具,雇佣佃户。
饶是岳冲能吃苦耐劳,觉得种地是福报,一个人也种不了数百亩的地。
拿到买地赤契后,徐闻带着盈盈和冲哥在集市上购买农耕所需,以及去“人才市场”挑选佃户。
佃户,是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称为某地主的佃户。
大明的“人才市场”十分火爆,到处都是席地而坐的农民,等待被地主招聘。
“朝廷不是鼓励垦荒吗?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想当佃户?”
徐闻的印象中,朱元璋为了鼓励垦荒和恢复农业生产,下达一条政令:
贫苦农民开垦的荒地,归农民所有,成为他们的私有土地,即民田。
自己一家几口种地不香吗?为何还有这么多农民想当佃户,受地主剥削?
在人才市场逛了一圈后,徐闻终于明白了。
大明的佃户站起来了!
在唐宋元时期,佃户贱如狗,如同地主的奴仆。
地主打死佃户,也只是被判处杖刑,赔点银子即可。
由于朱元璋赤贫出身,祖上、父辈都是农民、佃户,对于地主和佃户的这种奴役制度,深恶痛绝。
因此在建立大明后,他制定了一系列律法,提高佃户的地位。
大明的佃户,不再是地位卑贱的奴仆,而是与地主平辈少长的关系。
他们就如同怀揣《劳动法》的打工人,面对老板的压榨,不用低三下气的忍受剥削。
有现成的土地耕种,不必自己攒钱买地,零风险投入,故而许多农民选择当佃户。
很快,徐闻招募了一百个看着还算老实的佃户。
商量好了每年每亩地交八斗粮食。
一亩中等地的收成大约两石,徐闻让他们交四成收入,已经很良心了。
别的地主收的更多,比如吴家的佃户,每亩至少要交一石二斗粮食。
买好了农具种子后,便带着他们去分配土地,一群人浩浩荡荡前去溪口。
路上,徐闻问一个老农:“朝廷不是有政策吗?为什么不自己去垦荒呢?”
那老农咧嘴一笑:“徐相公,大明都立国三十年了,上等地早被人垦过占为私有,中等地在官府手中,只有下等地开放垦荒。”
“既是下等地,自是开垦高难度不小,而且产粮不多,咱们何必去累死累活的种那些劣地?”
地主买的地,起码都是中等地,只要不是太懒,租个几亩地,一年到头收成不是问题。
刨去租子,足够一家老小吃喝,甚至还会有些存粮。
若是去官府那租官田来种,租子更重。
所以很多想当佃户的农民,选择给地主家种地。
“这位徐老爷如此年轻,可是那位徐相公么?”
“不错,正是这位,咱们清平县最年轻的秀才!”
佃户中有几人认识徐闻,在后面指指点点,一些不好听的话若有若无的传来。
“听说吴家与徐家的婚约取消了.......”
“真没想到,堂堂秀才竟为了千两银子而甘愿被退婚,如此奇耻大辱......”
“说什么呢?千两白银那是何等巨款?你们见过吗?”
“这倒没有,我最大只见过十两银子.......”
“莫说是千两白银,就是十两银子,我也愿意退婚,脸面能值千金?”
“你这么一说,也是啊......”
“毕竟是读书人,眼界岂是你我能理解的?”
“你看,人家转头就拿着银子买地,然后自己当地主,雇咱们种地......”
“......”
“说什么呢?”岳冲回头呵斥:“再废话收你们一石租子!”
佃户们个个噤若寒蝉。
有人讨好道:“岳爷息怒,他们早上吃了屎,嘴臭而已,两位老爷莫要动怒,气坏了身子不划算。”
“对对对,咱们早上吃了屎,说话不中听.......”
佃户们忙赔笑道歉。
一亩八斗的租子上哪找?
惹恼了财神爷,全都得回人才市场蹲着。
利益面前,他们变得很乖巧。
对于这些背后议论,徐闻根本不在乎。
认知决定格局,格局决定人生。
自己的操作,这帮佃户如何能看明白?
拿钱退婚,好过被强行退婚一分没有的强。
这不过是场交易而已。
以名声换千金,徐闻觉得自己赚了。
至于名声,一时得失罢了。
若将来自己在乡试中举,打脸吴家,舆论将又是一番局面。
且看永宁乡,谁敢造次!
“呦,这不是徐秀才吗?”
这时,一个公子哥模样的青年骑马路过。
身边跟着一群仆人,有的手捧食盒,有的手捧点心。
青年身着一件上好的丝绸长衫,那丝绸质地细腻,光泽柔和,一看就是价值不菲。
正是赵举人的儿子,赵三秀!
“宁可要钱,也不要脸,徐秀才当真令人刮目相看。”
赵三秀缓缓驱马,打量着徐闻,一副玩味模样。
出门遇到未婚妻的“前男友”,自然要羞辱一番。
“好狗不挡道。”徐闻翻了翻眼皮。
“你敢骂我?”
一激之下,赵三秀翻身下马,快步来到徐闻面前,趾高气昂,出言威胁:“你找死不成?”
亲爹是举人,赵三秀在清平县嚣张跋扈,几乎是横着走,便是吴典史也得舔他,主动当他大舅哥。
佃户们大气不敢喘,个个缩在后面。
这种级别的人物,不是他们普通老百姓能得罪的。
“来,打死我!”徐闻淡淡道。
赵三秀眉头一皱:“什么?”
“来打死我!”徐闻上前,将头伸了过去。
“什么意思?”
赵三秀一头雾水,仗势欺人多年,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主动要求打死的家伙。
佃户们也是一头雾水,愣愣在那看着。
“不是说要弄死我吗?直接来打死我!快点!”
“你疯了?”赵三秀瞪大眼睛,一度怀疑徐闻因退婚屈辱得了失心疯。
“不敢打你逼逼叨叨的跟我在这耍什么横?”
呵了一声,徐闻抓住赵三秀的后颈,晃着他的脑袋道:“秀儿,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脑袋当众被晃,赵三秀何时受过如此屈辱,不由勃然大怒:“徐闻你猖狂!敢如此对我!”
徐闻冷笑道:“小三子,你要搞清楚,你爹是举人,你可什么都不是!”
他忽地喝道:“连个秀才都没考上,也敢在我面前吆五喝六的?狗胆包天的东西,滚一边去!”
赵三秀只觉脑瓜子嗡嗡的,下意识退后两步。
须臾反应过来,脸色青红道:“我已通过府试,明年院试就能考上了,你别太得意!”
“那你慢慢考,等考上了再与我说道,懂?”
徐闻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身后的佃户们立马跟上。
望着灰白长衫的背影,赵三秀脸色铁青。
他很想当街殴打徐闻,恨不能踩着他的小白脸狠狠羞辱一顿。
但他不敢。
徐闻身为秀才,代表的是读书人,一个高高在上的阶层。
他若打了徐闻,便是打了读书人的脸。
阶级的力量,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他摧毁!
刚才的闹剧,他就如同一个纸老虎,在人前张牙舞爪,却不敢下手。
被徐闻看穿,反遭羞辱。
“明年一定要考上秀才!”赵三秀暗暗发狠,倍感屈辱。
与此同时,徐闻同样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若非自己是秀才身份,享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特权,早就被唐员外、吴老爷、赵举人这样的地主豪绅收拾得死去活来。
普通人,如何能是他们的对手?
想要在这吃人的社会活出个人样,必须去参加科举考试!
中举人!成为人上人,跻身封建上流社会!
章节在线阅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
最新评论